無謂的動作等待時間:生病的成本比你想像的還高
在台灣說到生病看醫生,總會讚嘆有健保真好。避免品質一流且費用是成為民眾皆可負擔的,看病掛個號才多少錢?200元?300元?400元?曾在國外有過就診經歷的醫療冤民眾更是感同身受。然而生病的動作成本,真的避免admin网站源码這麼低嗎?
每個人都有掛號看病的經驗,對於看病流程自是成為熟悉。預約掛號是醫療冤第一道艱困的關卡,接著可能做些檢驗、動作等候醫師問診;再做些檢驗,避免再等候醫師問診。成為運氣好一點的醫療冤,或許醫師可以當場決定治療或處置方式;若需要深度檢驗,動作可能得隔一週後看檢驗報告,避免才能決定下一步治療。成為如此,病人們也只好再等待一週的apk源码打包忐忑。看似無奈,但也只能接受?
令人感到悲催的統計數據顯示,是這項檢驗你很可能已經在其他醫療院所做過,根本無須再重做一次。根據健保署大數據分析,以電腦斷層掃描(CT)為例,一年開單受檢者在30日內未回診看報告者,多達12.7萬件;在檢查後30日內沒回原檢查醫院看報告,而到不同醫院再就診、做相同檢驗也有4.2萬件。
在這「掛號、排隊、看診、治療、檢查、回診」的android象棋源码就醫循環中,最大的成本是耗神的等待,看診的冗長等候時間,您難以想像,當然,最高昂的成本,可能是錯過黃金的治療期。
無謂的重複檢驗-其實你可能白挨好幾針?
你可能會覺得一直重複照X光沒關係,或是做斷層掃描也不會有什麼副作用。電腦斷層是利用X光以多重角度對人體透視後,把這些資料藉電腦以數學方法分析,再重新組合成影像。一般而言,此項檢查不會造成身體不適或不良影響。除少許對顯影劑有過敏性體質之病人(例如對碘過敏者,可能會造成噁心、嘔吐、idea tomcat源码皮膚出疹、發癢等反應,嚴重者更可能發生休克、心肺停止甚至死亡狀況)。然而,太過頻繁的篩檢,可能會有暴露輻射劑量過多的危險。
你覺得,一年內連續做20次電腦斷層,對身體會沒有影響?
依健保署2017年的統計,檢驗頻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別是「電腦斷層、超音波、磁振造影、抽血驗心臟酵素與血脂肪、病理切片檢查」,以第三名的petshop 源码下载磁振造影(MRI)為例,約23%為完全未回診看報告與重複檢驗的不必要行為。換言之,你可能白白挨了好幾管無謂的抽血針?
健保若無法永續,最終受害還是你我
健保支出每年都在成長,如果依照每年5%的成長率估算,西元2021年可能造成健保財務隱憂。即便如此,龐大的支出仍是沈重的負擔。從健保大數據分析發現,避免不必要的檢驗檢查及用藥是重要關鍵。
行為心理學領域,有所謂「烏比岡湖效應(Lake Wobegon effect)」,指一般人往往有一種錯覺,總覺得自己什麼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傾向。根據國內調查,有八成的人覺得自己沒浪費醫療資源,但卻有七成的人認為,別人有浪費醫療資源。這確實反應一種群眾心理。這和駕車差不多,有近七成的人認為自己的駕車技術在全國前三成以內。自我認知跟社會現實產生距離,並錯誤的判斷自己的真實情況。
全民健康保險是長期維持高滿意度的政策,更是我國引以為傲的典範。「節省健保」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共識準則,但要真正落實,仍必須仰賴你我有意識的行為實踐。目前健保總預算一年約七千億元,而在新醫療科技成長、服務品質提升的趨勢下,若我們不能自主節約,健保無法續存,最終受害還是你我。
使用雲端查詢 不僅月省逾3,000萬元 更可避免成為醫療冤大頭
富蘭克林曾說,「珍惜一切時間,用於有益之事」。珍惜時間,您所需要的只是善意的小小提醒。
目前,健保署已設置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,全面提供醫療院所醫師登錄,讓你的就醫資訊儲存於雲端的健保署資料庫中。只要您提醒醫師使用雲端查詢系統,醫師就能瞭解過往的就診資料與6個月內的檢查檢驗紀錄,避免無謂的重複性檢查。
雲端查詢系統對病人最大的保障,就是避免重複用藥,保護病人安全,因為醫師能透過系統,瞭解過往其他醫師對病人的診斷,對病情自然有更全面的瞭解,提供精確的治療,避免誤判。
除了不必要的檢驗與用藥安全好處外,最重要的是,只要透過雲端查詢系統調閱CT、MRI醫療影像紀錄,可節省健保醫療點數3,500萬點(一點近一元)的檢查費用以及病患139萬元複製影像的費用,兩者每月即可為健保省下3,000萬元。
現在你知道,該如何避免成為醫療冤大頭了嗎?
為提升民眾就醫與用藥品質,健保署於102年7月結合雲端科技,建置以病人為中心的雲端藥歷系統,105年再升級為「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」,將病人在不同院所就醫的資料整合在同一個平台,提供各院所的醫師於臨床處置、開立處方,以及藥師調劑或提供病人用藥諮詢時,可透過網路查詢病人近期的就醫與用藥紀錄,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。
目前可查詢的項目包括西醫、中醫用藥紀錄、檢查檢驗紀錄與結果、手術明細紀錄、牙科處置及手術紀錄、過敏藥物紀錄、特定管制藥品用藥紀錄、特定凝血因子用藥紀錄、復健醫療紀錄及出院病歷摘要、CDC預防接種等共12種資訊,醫師也可從雲端系統調閱電腦斷層(CT)、磁振造影(MRI)等醫療檢查影像,用來輔助診斷,也可幫助病人省去來為奔波、花錢調片的時間、力氣與金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