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邁克爾・喬比(Michael Cholbi)
悲痛的悲痛不說對象,是關於關係與死者的生前關係之喪失
在導向悲痛的形式對象的最佳候選者之前,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到目前為止,生命逝去思與生者死者失去我們在確認悲痛本質上,其說前所取得的痛失進展。
欲充分說明悲痛的與死苹果免费签名源码特質,須先確認這些基本特質,悲痛不說能夠描述喪慟經驗中,關於關係內在的生命逝去思與生者死者失去和人際關係的多樣性,同時還要能說明喪慟經驗之間的其說前統一性,也就是痛失說,喪慟經驗的與死各種因素,如何結合在一起,悲痛不說構成單一的關於關係喪慟經歷。我們得出的生命逝去思與生者死者失去結論是,悲痛是一種結合了感覺和選擇的、主動的情感關注過程,我們因為在死者身上挹注了身分認同,而勾起悲痛。
我們悲痛的對象看似某種「損失」,但無論是死者所損失的利益,或失者所失去的利益,都不是悲痛的重點。因此,我們要尋找的是悲痛的必要條件,一種能夠描述失者所遭受損失的敘述;而對這種損失的真實描述,能讓我們理解悲痛的形式對象。
前面討論過,塞內卡以偷來的外衣比喻朋友的死,提供了一種理解悲痛的形式對象的方法。之前我們得出的結論是,悲痛基本上與死者去世後,造成的財物損失無關,而是對失去的死者作出回應。但這樣還是未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悲痛的形式對象,因為如同我們在第一章所見,對於悲痛的资料下载平台源码迷惘,表現出來的常像是情緒的幻肢,自我有個部分似乎消失了,致使在日常中感到疏離、侷促不安或格格不入。因此,悲痛似乎使我們遠離了定義我們與死者生前關係的熟悉模式。
我認為,悲痛的本質是,我們與死者的關係,無法再跟死者生前那般完全不變地持續下去。死亡必然會改變我們與挹注身分認同的死者之間的關係,這種轉變可能採取許多種形式:不再會有死者參與的對話、儀式和活動;死者與失者之間的一些衝突,再無法擺到檯面上或受到評判;同時死亡似乎又將其他的衝突公諸於世;我們對死者可能做什麼,或成為什麼,不再抱持希望;失者可以原諒死者,但反過來則無法成立;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,與死者一起,或以死者為主地安排計畫;以及,死者的離世,當然可能使我們失去很多有形的利益:收入、住房、經濟保障、感情的支持、安全感、靈感與洞察力。
簡言之,引發悲痛的死亡,至少在某些方面,改變了我們與逝者的關係軌跡。他們的死,排除了他我關係的某些可能性,同時也開啟了其他的可能。而且因為我們把對生活的期望與嚮往建築在死者身上,因此會為死亡所改變的關係而感到悲痛。死亡改變了我們與死者相處的贵州麻将源码组件方式,所以我們與死者的關係,也應該作出因應的改變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種轉換很少徹底破壞那種關係;事實上,只要失者還緬懷死者,就可能依舊悲痛。在多數情況下,關係的轉變並不足以完全斬斷關係。因此,與其說生者痛失死者,不如說是他們失去了與死者生前的關係,來得更加精確。正如一對悲痛研究人員所說:
根據經驗,人們實際上不會放棄他們與死者的連繫、收回他們的感情,或「放死者走」。生者身上會發生轉變,從過去在實際、象徵、內化和想像等各種層面上運作的關係,過渡到一種真實中(「呼吸並活著」)已經消失,但還保有其他形式,或甚至發展出更細膩形態的關係。
路易斯巧妙地掌握了這一點,他將婚姻關係比作舞蹈或季節的變化。路易斯寫道:
悲痛跟隨著婚姻,就像婚姻跟隨在追求之後,或秋天尾隨夏天而至那樣正常。悲痛不是流程的截斷,而是流程中的一個階段;不是舞蹈的中斷,而是下一個舞姿。
由於我們討論的關係,是建構認同的關係,因此死亡會對失者造成人際關係的危機。對悲痛的「疑問」,往往圍繞在思索重要的巴蜀麻将源码下载人——此人的存在,使你的人生有著某種程度的意義——逝世後,日子該怎麼過下去。但在質疑我們在失去死者後,該如何活下去時,也等於間接地懷疑自己:如今我們的生活核心不見了,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?
悲痛的形式對象——令我們悲傷不已,並在悲傷時牽動我們關注的事物——是逝者死後,與生者之間必然會改變的人際關係,其中還包括了我們對未來可能性的希望或期許,這個論點符合了我們設定的,適切描述悲痛本質的標準。
首先,由於悲痛過程中,生者與死者關係的改變或關係受到破壞,是那麼無處不在,因此這種觀點能成為闡釋悲痛本質的有力候選者。我們投注實踐身分的人一死,自然會使我們全心關注對方的死,即使(例如)死者或失者都沒有因死者的離世,而遭受任何利益損失。
須注意的是,他人的死所造成的關係改變,未必得是大規模、全面性或創傷性的,才會引發悲痛。我們會在第三和第四章中詳細探索,另一個人的死亡所引起的關係「危機」,同時也是實踐身分的危機;我們根據實踐身分來評價自己,為自己的舉止找到底氣。
我們會受悲痛之苦,部分原因是失去他者迫使我們重新配置自己的實踐身分。對失者而言,這種威脅是道德上的,而非字面上或身體上的。但這些「危機」可能很溫和,僅需對實踐身分作微調。合约 绑定关系源码例如,我們應該會料到,醫生對長期患者的死亡,與該患者的配偶、手足或同事對患者的死,會有不同的悲痛方式。但每位失者都將被迫修改自己與死者的關係,即使只是用微調且容易掌控的方式。悲痛的強度、調性和持續時間各有不同,恰恰是因為關係各有差異。
但這些變化——遭逢他者離世的各式內在與人際關係變化——並不難解釋,如果真的如我所說,悲痛的形式對象是失者與死者間的關係轉變的話,不同的死者與失者之間的關係,在許多面向上會因人而異。因此,一個人的死,會如何改變這種關係的可能有多少,悲痛的樣態就會有多少種可能,因為關係各自不同。所以同一個人,不會用同樣的方式,為不同的死者悲痛;而不同的人,也不會用同一種方式,去為同一位逝者悲痛。
這留下了最後一個悲痛的特質,想適切地說明悲痛的本質,就必須解釋這項特質:各種喪慟經歷的統一性。也就是說,構成悲痛歷程的各種感情狀態和選擇,應被理解為統一的反應,而不是一連串互不相關的反應,它們都是因為另一個人的死亡而引起的。
由於悲痛關注的是死亡造成的關係轉變,悲痛歷程很可能包含各種狀態與選擇,它們反映出我們與死者之間,有時還挺複雜的關係。舉下列一個相對標準的悲痛歷程為例:一名成年人為年邁父母的去世而悲痛。子女與父母的關係,在情感的變動上,往往是驚人地複雜,原因之一是雙方在關係中,都經歷了戲劇性的個人變化。
孩子天生脆弱、事事依賴父母;成長中為求獨立自主,與父母爭執亦是司空見慣;及至孩子長大成年,開始工作,或許自己也有了小孩,父母與子女的角色便會有一段時間重疊,子女可能會試圖複製或抗拒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。在這個階段,父母與成年子女算得上是同儕關係,之後便轉入下一個階段了:早期的關係會顛倒過來,父母在物質和情感上,變得依賴成年的子女。親子關係的每個時期或階段,都會有特定的情緒模式特徵。
鑑於親子關係過程中出現的繁雜情感,因此若父母的亡逝——我已論證過,這會觸發成年子女,聚焦於失親如何改變自己與父母的關係——會產生同樣繁雜的情緒反應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我們在悲痛時,情緒狀態會因應與死者關係的不同面向(或我們希望與死者能維繫的關係),而發生波動。
失去父母所造成的悲痛,幾乎沒有一種情緒,是我們覺得不可能有的:有常見的難過,但也會有感激、怨恨、困惑、恐懼、懊悔、懷念、內疚、喜悅等。這未必意味著悲痛歷程的各個階段,跟親子關係的各個階段間,有一對一的相應關係。但悲痛的歷程,往往會重演——至少在某種程度上——失者與逝者關係間的種種情緒。這又反過來驗證了一項預設,即失者和死者之間愈是親近,或愈有認同感,便可能在悲痛過程中,產生更複雜的情緒。
悲痛的形式對象,是失者與死者之間的關係改變,這個觀點解釋了悲痛過程中的各種行動與選擇,如何構成一個連貫的整體:悲痛歷程中的特定情感狀態,是針對與逝者間的不同面向而生的,但整體而言,悲痛的對象是死者去世後,必然引發的關係轉變。
因此,我們可以把悲痛中常會出現的疑惑,視為失者想把悲痛相關的情緒和選擇,與死者及兩人之間的關係進行連繫的嘗試;其次是,失者想把各種悲痛相關的情緒和選擇連結起來,以便全面掌握自己與死者的關係,以及該如何好好維護那份關係時的嘗試。
關於悲痛的形式對象還有最後一點:我之前說過,無論是死者或失者,悲痛的重點都不在於利益受損。悲痛的形式對象是死者去世後,兩人關係的轉變,這點有助於我們看清,為什麼利益受損,一開始會被誤認成悲痛的形式對象。許多喪慟案例,會被歸根於失者、死者,或兩者的利益岌岌可危。
因此,死者的離世,想當然爾會引發情緒反應,關注失者或死者可能因死亡而失去的特定財物。於是失者將大部分的悲痛活動,用於關注這些損失,試圖識別、量化、表達,甚至對抗它們。但我要再次強調,即使雙方的福利並無損失或受到威脅,失者還是可能悲痛難抑。
書籍介紹
本文摘錄自《悲痛: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》,知田出版
作者:邁克爾・喬比(Michael Cholbi)
譯者:柯清心
- momo網路書店
- Readmoo讀墨電子書
-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,可享全站83折優惠(成人商品、實體商品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,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)
-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。
與其在似是而非的陳腔濫調中尋求撫慰,
不如瞭解悲痛的真貌
——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能活在真實裡。
好的哲學能給人帶來勇氣,且相當實用,但長久以來規避悲痛的哲學,則兩者皆失:因擔心對人的境況提出尷尬的問題,而逃避悲痛議題,並非勇敢之舉;而對我們面臨的、最關乎人性與影響人生的事件之一,故意視而不見,也不務實。
《悲痛: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》從哲學的角度出發,在辯證中抵達悲痛的範疇與本質:悲痛活動的真正對象,是與我們珍視之物相關的人物去世後,必然引發的關係喪失與轉變。
悲痛是什麼?
當親友去世時,必然會引發我們心中的悲痛。為所愛之人的離去悲痛難抑,可謂是人之常情。
然而政治領袖、社會名人、宗教人物等等與我們並沒有直接、親密的關係,他們的死亡仍往往激發許多人發自內心的悲痛。
更有甚者,我們還會為我們所失望,甚至是所痛恨的人悲痛。
這樣難解的情況,讓人疑惑:「悲痛」到底是什麼?
作者同時配合文學、醫學、心理學等各種資源,深入發掘悲痛的各種性質,並嘗試回答,經歷悲痛時可能會遭遇的種種疑問——
- 悲痛時會經歷什麼?
- 悲痛對我們有好處嗎?
- 我們悲痛是合理的嗎?
- 一定要為別人悲痛嗎?
- 悲痛是種精神疾病嗎?
悲痛是人性
人的漫漫一生裡,誰也避不開經歷失去他人的傷痛。不過,盡可能地預先熟悉悲痛,或許能讓我們擁有更充分的準備,來應對他人逝世所帶來的哀傷、痛苦和恐懼。
悲痛的過程中或許會包含痛楚和絕望,但也因此凸顯我們真正的內在,是我們人性的展現。悲痛是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的絕佳機會,值得我們樂觀、正向地看待;少了這份傷痛,等於少了一份機會,除了原地踏步,我們並不會過得更好。
本書既不「療癒」,也不能讓人「解脫」,卻用哲學為我們做好面對未來的心理準備。希望本書的內容,能給你面對悲痛的信心和勇氣。
本書特色
- 針對因為他人死亡而觸發的悲痛,作者使用平易近人的語言,為讀者提供了哲學上的看法。
- 利用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境進行說明,使讀者對悲痛時會遭遇的種種能夠感同身受。
- 既有嚴肅的探討,也有感人的案例,讓一般讀者與專業人士都能在更瞭解悲痛的同時,獲得閱讀的樂趣。
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!
責任編輯:潘柏翰
核稿編輯:翁世航